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为一名67岁的老人完成了该院首例踝关节“再置换”翻修手术,用时一个半小时,在一台手术中完成了“取出+植入+加强”三大任务,较大限度保留了患者踝关节功能,术后老人恢复良好。
患者今年已经67岁,16年前因为严重外伤后出现了踝关节骨关节炎,在外省做了踝关节假体置换术。一晃16年过去了,可近一年时间内,患者的踝关节又开始疼痛、肿胀,并且活动受限、行走困难,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就找到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微创与矫形病区。
详细了解老人既往病史及相关检查后,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主任梁晓军发现,患者原本踝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出现了塌陷和移位。以往此类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法为踝关节融合术,虽然能缓解踝关节的疼痛,但是伴随的是踝关节功能的丧失,对走路甚至生活都有影响。
尽管患者年龄较大,但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坚持要求进行踝关节翻修,保留关节功能。梁晓军表示,踝关节置换手术本身就存在难度,如果第二次“再置换”,难度要远高于第一次,这样的“再置换”手术国内目前只做过两例。加之老人此前是因为严重外伤导致的骨关节炎,目前关节已经出现融合现象,而且老人年龄大了,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再植入置换假体会影响其稳定性,这些因素都将增加手术难度。
为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梁晓军还是决定为老人个性化定制假体,实施踝关节“再置换”手术进行翻修。很快,患者迎来了手术日,手术发现旧假体已经出现严重磨损,中央衬垫也断裂了。因此,梁晓军主刀,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先取出已经移位且断裂的旧假体,然后将截骨导板置于踝前,将新的假体植入进去。为确保假体尽量稳定,最后再进行加强,也就是踝关节周围韧带的修复重建术。这样,用一台手术完成了原本需要三台手术才能实现的治疗目标。一个半小时后,梁晓军顺利完成右踝关节“再置换”,患者返回病房。经术后检查,患者关节恢复了良好的匹配度,目前已经准备出院了。
“精确细致的术前设计为手术提供了保障,术中截骨导板的精准引导也极大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和成功率。”梁晓军表示,患者的行走功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全踝关节置换可以个性化定制,使置换的假体更加匹配,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踝关节活动度,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华商网记者袁毛毛刘雅婷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区分新冠肺炎、普通感冒和流感?专家解答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科学准确情况,并答记者问。秋冬季节流感高 时间:2022-11-05 17:28中疾控:今冬明春存在流感活动显著上升风险
此外,学校、托儿所和养老院容易爆发流感。为做好当前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降低学校、托幼机构、养 时间:2022-11-01 16:50国家药监局:确保药品网络销售质量安全
郭璜指出,药品网上销售是提高群众药品可及性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在方便民众购药、培育新型商业模 时间:2022-10-22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