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数字化慢病管理创新平台项目12日启用。该平台项目是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发起,旨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广州慢病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服务和管理,以实现对慢性病患者全病程医疗服务。
慢性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在三甲医院出院后,往往需要终生监测、治疗和服药,如中风、心梗、肾衰、糖尿病等,以脑卒中患者为例,过去患者出院后,医生往往难以及时了解他们的康复情况。理想的慢病管理模式是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有效联动,实现“同防共管”。
2024年7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携手海珠区中医医院和14家区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海珠区城市医疗集团”,形成覆盖全区、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服务体系,为区域内慢病“同防共管”打下基础。
本次数字化慢病管理创新平台的启用,以城市医疗集团为框架,联动社区医疗机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数字平台上构建区域慢病协同诊疗模式,进一步实现上下联动,方便区内慢病患者。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表示,当前,从流行特征来看,我国慢性病防控面临着“患病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疾病负担重”的三重挑战——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病的患病人数已超3亿,且呈现“年轻化”“社区化”趋势;同时,传统慢病管理中“随访不及时、数据不互通、医患协同弱”的痛点,也让基层医疗服务压力持续增加。
她说,此次启动的慢病管理创新平台聚焦“全病程管理”核心,既衔接了医院的专科诊疗资源,又联动了海珠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力量,还能通过数字化工具打通“预防-诊疗-康复-随访”的全链条,“这种‘上下联动、数据互通’的模式,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城市医疗集团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实践”。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田慧舒称,该院目前已率先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代谢科、肾病科、骨科等慢性病常见科室开展试点,建立了35个医生工作室。患者通过扫码即可加入全程健康管理项目,包括用药咨询、营养干预、数据采集、健康宣教、生活方式指导、复诊提醒等全周期全病程服务,让患者居家期间也能持续获得主诊医生医护团队的远程指导和健康管理服务。
| --> |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约车“臭”不可怕,司机打瞌睡才离谱!!关爱网约车
这些糟糕打车体验,你中了几个?!令人窒息的“臭车”:满是汗味、烟味、头油味,像是钻进了司机 时间:2025-01-23 09:25
如何区分新冠肺炎、普通感冒和流感?专家解答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科学准确情况,并答记者问。秋冬季节流感高 时间:2022-11-05 17:28
中疾控:今冬明春存在流感活动显著上升风险
此外,学校、托儿所和养老院容易爆发流感。为做好当前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降低学校、托幼机构、养 时间:2022-11-01 16:50